台塑企业系由两位创办人于1954年共同创立,那时一天仅生产四公吨的 PVC 粉,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小的 PVC 粉工厂;后续于1968年设立总管理处等专业管理幕僚部门,协助建立各项完善的规章制度,推动「管理制度化,制度电脑化」,奠定企业追求经营管理合理化之基石。
台塑企业经过六十余年的努力发展,目前共拥有台塑、南亚、台化、台塑石化、台塑河静钢铁等百余家相关企业,分别在台湾、美国、大陆、越南、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都设有工厂,同时拥有庞大的教育和医疗机构,是台湾主要民营企业之一。
6月1日
台塑企业走向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模式,设置「管理中心」。
4月
台塑石化公司规划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投资94亿美元,兴建大型石化园区,预计2020年开始建厂。
2月6日
高雄美浓发生强烈地震重创台南地区,捐赠新台币5仟万元协助灾后重建。
1月19日
台塑石化公司与日本出光公司合资成立「台塑出光特用化学品公司」,生产C5氢化石油树脂。
9月3日
台塑公司在美国德州独资成立「Formosa Industries Corporation」,生产高密度聚乙烯(HDPE)。
7月30日
日本JFE钢铁公司宣布投资台塑河静钢铁公司5%股权,透过技术协助及供应钢铁产品等方式,深化彼此合作。
5月20日
南亚美洲公司转投资设立「南亚塑胶德州公司」,生产乙二醇。
2月
中国钢铁公司决议对台塑河静钢铁公司之持股提高为25%,并提供技术与钢铁经验,双方合作关系更紧密,共同开拓东南亚钢铁事业。
台塑等多家上市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由独立董事组成以替代监察人,协助董事会监督公司财务、会计、稽核等执行质量及成效,以提升公司治理。
12月2日
高雄长庚医院引进全台第二部质子治疗设备,举行「质子治疗中心」动土典礼。
11月27日
王创办人永在先生安详辞世,表彰「六轻总工程师」对台湾产业及经济之贡献。
9月26日
成立「台塑建设公司」,为使用达40年的台塑大楼进行都市更新之各项筹备作业。
7月31日
高雄发生大规模气爆意外,捐赠新台币2仟万元协助灾后重建。
配合高雄市政府发展经贸园区需要,创业基地高雄厂停产,人员设备迁移,为保留创办人早期办公室,将规划为「王永庆、王永在昆仲历史建筑园区」。
5月30日
成立「台塑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企业所需矿材原料之开发。
4月
大陆四川省雅安市发生强烈地震,捐赠人民币5仟万元协助灾后重建。
3月18日
台塑石化与美国Kraton公司合资成立「台塑科腾化学有限公司」,生产氢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HSBC)。
12月2日
台塑河静公司在越南举行第一支高炉打桩仪式,展开建厂工程,规划第一期年产钢胚710万吨。
7月
六轻4.7期扩建案经政府核准,将设立年产4万公吨之氢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厂(HSBC),强化石化高质化生产。
台塑与日本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合资成立「台塑三井精密化学有限公司」,在浙江宁波兴建锂电池电解液工厂。
12月
台塑等10家上市公司成立「薪资报酬委员会」,由专业人士监督公司董、监事及经理人之薪资报酬,使之更具公正性。
1月11日
林口长庚医院「质子暨放射治疗中心」举行动土典礼,将投入50亿元新台币,积极提升台湾的癌症治疗质量。
在美国德州投入20亿美元,陆续新建乙烷裂解、丙烷脱氢厂…等相关工厂,以掌握页岩气低成本生产石化原料优势。
浙江宁波厂获准二期扩建工程,将投入逾16亿美元,陆续新(扩)建10项石化产品工厂。
12月31日
云林长庚医院正式启用,提供当地医疗及保健服务。
8月8日
莫拉克台风重创南台湾,捐款新台币12亿元协助灾后重建。
10月15日
王创办人永庆先生在美国安详辞世,表彰一生对台湾之贡献。
9月6日
大陆「福建福欣特殊钢公司」举行动土典礼,生产不锈钢产品。
6月
越南河静大炼钢厂计划获得核准,并于7月6日举行动土典礼,将兴建一体作业炼钢厂及山阳深水港,是越南迄今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案。
5月20日
成立「台塑长园科技公司」(后更名为台塑锂铁材料科技公司),从事锂铁磷电池的研发生产,是发展电动车的核心零组件。
5月12日
中国四川省发生7.8级强烈地震,率先捐赠人民币1亿元协助灾后重建。
六轻四期全面完工,带动全企业营收大幅成长,首次突破新台币2兆元。
全企业营收突破新台币兆元(达1.2兆)。
12月15日
成立「南亚光电公司」,从事高阶LED产品之研发生产。
10月
于菲律宾设立「亚太能源公司」,从事发电事业。
在大陆设立明德奖学金,为经济条件不佳的优秀学生减轻就学负担;并在偏远贫困地区投入兴建数千所明德小学,协助提升基础教育环境。
11月25日
成立「台湾醋酸公司」,生产工业用醋酸。
8月1日
长庚护专改制为「长庚技术学院」。
8月20日
成立「台化出光公司」,负责聚碳酸酯树脂(PC)塑胶粒之产制及销售。
4月20日
成立「台塑网科技公司」,从事e化整合服务。
12月30日
六轻计划之第一座工厂正式投料试车,年产45万公吨乙烯。
9月21日
台湾发生7.3级大地震,由企业捐赠3亿元协助灾后重建,并认养重建16所受灾学校。
6月8日
成立「台朔环保科技公司」,针对厨余转化成有机肥料进行开发。
12月7日
六轻计划之第一座工厂正式投料试车,年产45万公吨乙烯。
7月9日
成立「南中石化公司」,生产化学纤维之原料。
6月
南亚公司于中国江苏省接收华丰公司,生产胶皮、胶布。
7月
六轻计划正式动工。
12月
在美国特拉华州分别成立「台塑美洲公司」及「南亚美洲公司」。
8月31日
成立「台湾必成公司」,产制电子级玻璃纤维。
9月30日
经过13年锲而不舍争取,六轻计划终于获经济部核准通过。
7月6日
长庚医院与明志工专建教合作成立两年制护理科,为长庚护专之前身。
2月
台塑美国公司建厂完成,开工生产塑胶一次加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