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人民生活品质与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珍贵资产,透过污染土地的处理、活化和再开发利用,使土地再生而保有永续经营的价值,对地狭人稠的台湾而言,这也是当前在污染场址管理中相当重要的课题。
成立「台湾土水污染防治技术合作平台」,引进国际上最新的污染整治技术
1970年代,美国开始关注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从过去40多年来大量的研究结果当中,显示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与处理的复杂性。从相关法规施行以来,历经一、二十年的实践和争议,不同立场的团体才逐渐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开始理性沟通与合作,一同探讨如何在有限的社会资源下,寻求最好的处理方法,过程中美国杜邦公司的整治经验、技术研究与对外沟通方式,皆值得台湾借镜。
有鑑于此,美国杜邦公司总部环境整治部的杜邦院士(DuPont Fellow)钱致庆博士,在2012年初开始与国内工业界联系,在台塑公司的支持下,于2013年1月正式成立「台湾土水污染防治技术合作平台」,目的是引进国际上污染整治技术的研发应用,以及整治工作上所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加以推广至台湾产、官、学界,希望大家能以更务实理性的态度来面对环保议题。在此平台下,所有应邀的专家完全义务且无偿地参与研究和编写工作,确保公正性及客观性,过程中所需费用则由工业界筹集,而专书出版后也由工业界认购并分送给相关人士,以达到推广的效用。
持续集结国内外学者专家的技术经验,将土地整治的观念与方法推广出去
继2016年9月第一本着作《土壤地下水污染场址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挑战与机会》出版后,合作平台于2017年5月接续推出第二本着作《褐地与污染土地再利用:再创土地新生机》,此书集结国内外十多位学者专家心血,主编为国立中山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高志明教授,及国立中兴大学环境工程学系卢至人教授。
新书发表会上,台塑公司董事长林健男与台达电董事长郑崇华亲自莅临会场予以支持;环保署土基会执行秘书陈世伟与高雄市环保局副局长郑清山,也肯定平台的构想与专书的理念。发表会除说明褐地的定义及相关概念外,并针对国内外相关政策与法规的发展历程进行介绍,同时描绘了绿色及永续整治的概念和愿景。
与会贵宾除包括桃园、台中、彰化、台南、高雄等县市环保局,本企业、中石化、中油、中钢、长春、台氯、台电公司等产业界及环保顾问公司也出席发表会,同时也有许多教授莅临指导及媒体采访,显示平台影响力越来越广,且台湾各界对于环保议题日益重视。土水污染防治技术合作平台的编写小组目前正在撰写第三本专书,并构思第四本专书,随着这一系列专书的问市,相信将使台湾的环境议题朝向理性沟通、合理改善的方向迈进。
(台塑企业 总管理处提供,2017/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