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企业焦点
议题文章
台化燃煤电厂停炉前后对彰化县空气品质影响之研究

台化燃煤电厂停炉前后对彰化县空气品质影响之研究

2017 / 12 / 01

回顾2017年初以来,环保团体在中部地区发起多场反空污游行活动,诉求停止采用燃煤发电,来改善空气中细悬浮微粒(PM2.5)浓度偏高的情况。但停止燃煤发电后,真正对改善台湾空污的帮助有多少呢?

环保署:即使全台改用天然气发电,台湾PM2.5平均浓度也仅减少1.3%

各级主管机关对外公布多项PM2.5的调查研究,以环保署研究燃煤排放与PM2.5的关系为例,全台如改用天然气取代燃煤来发电,对PM2.5平均浓度也仅仅减少1.3%,但外界团体对此议题仍各自表述。

2015年11月台中市频繁发生PM2.5浓度超限,市政府即要求台中火力发电厂配合降载,希望能改善空气品质,但后续环保署依据当次事件研究指出,台中火力发电厂即使降载40%,对台中市PM2.5浓度的改善程度也只有1.5%;此外,云林县环保局在2014年的专案研究报告也指出,如果将云林县内所有的燃煤制程改为天然气,PM2.5年平均浓度约仅减少0.2微克每立方公尺,改善幅度仅0.7%(详见表1)。综合上述结果显示,燃煤排放对台湾PM2.5的影响并不显着。

PM2.5以境外传输为主要来源,其次为交通污染

依据环保署资料显示,台湾PM2.5受境外传输影响佔27%,而本土污染源以交通污染源为主(佔36%)、工业源次之(佔25%),其中外界关切电力业及石化业的贡献分别仅为2.9%及2.0%,但环保团体对主管机关的专案研究结果均予以驳斥,认为学术研究只是臆测,不符合实际状况。

由于政府研究结果无法获得环保团体认同,造成更多的对立,诸多抗议活动耗费社会资源,而真相究竟为何?恰恰2016年9月底,台化彰化厂燃煤发电锅炉操作许可证展延遭县政府驳回,10月起被迫停止运转,就提供了大众实际检视PM2.5变化的机会。

以下将呈现彰化厂燃煤发电锅炉过去营运排放情形,并比对该锅炉停炉前后当地的空气品质监测资料,希望透过实际数据厘清燃煤与PM2.5的关系,化解各界矛盾。

(一)台化彰化厂总悬浮微粒TSP(含PM2.5)排放量低于全彰化县0.1%

依据中兴大学庄秉洁教授于2014年在《永续之殇》一书中指称,台化彰化厂PM2.5排放量甚大,每年为16,774公吨,对台湾南部PM2.5影响位居第2,仅次于本企业麦寮厂区,甚至还高过规模更大的台中电厂,致使台化彰化厂被误认为是导致PM2.5恶化的元凶。

台化彰化厂长期积极推动污染防制工作,空污排放不但远低于国家管制标准,还优于更严格的环评承诺标准,以彰化厂即时连线到环保局的烟道连续监测数据来看,2016年1月~8月硫氧化物(SOx)排放浓度,平均介于16ppm~34ppm,远低于国家订定的管制标准200ppm,但詹长权教授仍指出:「现在根本不是ppm浓度的问题,台化排放出来的污染物总量很大,不能只看浓度」。

另依据彰化县政府2015年公布《彰化县空气污染防制计划书》,台化彰化厂粒状物(TSP)占全县总量的0.1%,而硫氧化物(SOx)及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则分别占全县总量的3.6%及2.5%,庄教授及詹教授却指控彰化厂为污染大户,令人匪夷所思。

再依环保署建置的《国家排放清册TEDS》8.1版,县内PM2.5前三高的排放源,分别是营建/道路扬尘(29%)、车辆(27%)及露天燃烧(20%),而工业PM2.5排放排名第四(19%);又工业中涵盖台化彰化厂在内的六家电力业制程,其PM2.5排放量仅为7公吨/年(佔比0.2%),显示彰化厂燃煤发电锅炉的废气排放十分微小(详见表2)。

依主管机关公布资料显示,台化彰化厂空污排放量不到全彰化县的4%,而庄教授及詹教授两位学者所指内容,常常与政府公布的研究数据有很大的出入,其公信力有待审视。

(二)台化彰化厂燃煤发电锅炉停炉后,当地的空气品质无明显改善

在台化彰化厂燃煤发电锅炉被迫停炉后,环保团体指出,停炉后次日至一周内(2016年10月7日~12日),中部地区的空气品质与停炉前(9月平均)相比有明显改善,因而宣称污染降低的主因是燃煤发电锅炉停炉了。但根据中央气象局资料显示,停炉后一周内刚好开始有锋面通过,带来干净空气及多日豪雨,全省各地空气品质均短暂变好,据此研判中部地区空气品质的好转,主要是气象条件较佳的结果。

但是该锋面及豪雨一结束,彰化地区随即恢复秋冬季节PM2.5浓度偏高的常态,而引发空气品质低落的原因主要是:(1)当东北季风偏弱、风速小时,彰化位处东北季风的背风面,当地交通源及露天燃烧等污染就容易蓄积难以扩散;(2)而当东北季风强、风速大时,彰化地区会受到彰化以北跨区及境外污染物传输的影响。

若如果真是环保团体所指称的,台化彰化厂燃煤发电锅炉是PM2.5恶化的元凶,那么环保署的彰化测站于2016年该厂停炉后10月~12月所测得的PM2.5浓度,应该要比2015年同期大幅降低许多,但停炉前后PM2.5的监测浓度相当,显示事实并非如此(详见表3)。另比较2016年秋冬季节下,停炉后3个月与停炉前1个月的长期趋势,显示彰化地区PM2.5浓度不但没有变好,反而较停炉前为差(详见表4),也印证了彰化厂燃煤发电锅炉并不是导致彰化地区PM2.5恶化的元凶。

彰化县PM2.5偏高的主因:跨区传输、交通、露天燃烧废弃物

为找出导致彰化地区PM2.5偏高的污染源,台塑企业总管理处的安卫环中心,在2016年10月下旬委讬国内学术机构,在台化彰化厂下风处(位于环保署彰化测站附近)进行连续9天的PM2.5监测,总计18个样品、平均浓度为44.5微克每立方公尺,还比环保署彰化测站2016年10月~12月的PM2.5平均测值28.8微克每立方公尺高出许多。

进一步分析采集样品之PM2.5组成成分,发现其中含有高比例的硫酸盐和硝酸盐等衍生性盐类,即代表PM2.5已经过长时间的转化,显示污染源主要由东北季风跨区传输到彰化来的,可能来源包含境外传输、工业及交通源等;另外依PM2.5中脱水葡萄醣平均浓度,已高于研判PM2.5受露天燃烧(农业废弃物及生活垃圾燃烧)影响的指标,显示露天燃烧的贡献也不容小觑(详表五)。

台湾中部地区露天燃烧的情形普遍,严重影响空气品质

环保署在2017年6月16日召开记者会,宣称已运用高科技碳同位素监测新技术,鑑识结果发现台湾中部地区PM2.5的碳成分平均佔比为17%,其中来自燃烧化石燃料(化石碳)与非化石燃料(现代生质碳)的佔比分别为8%及9%,而非化石燃料的来源主要包括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环保署再依现代生质碳推算PM2.5成分来自生质燃烧的量约佔15%,显示台湾中部地区露天燃烧农业废弃物及生活垃圾之现象相当普遍,致严重影响空气品质。

综上科学分析结果,可归纳出两项事实:
(1)台化彰化厂燃煤发电锅炉停炉后,彰化地区PM2.5浓度没有获得改善,甚至还高于停炉前及过去正常营运期间的浓度。
(2)彰化地区PM2.5污染来源主要为境外及台湾跨区传输、交通源与露天燃烧垃圾。

由此证明,位于市中心的彰化厂燃煤发电锅炉不是彰化地区空气污染的主因,单纯是环保团体特定针对本企业严重误解甚至恶意扭曲事实,这些恶意的指控一样指向本企业其他厂区的燃煤发电锅炉。台化彰化厂燃煤发电锅炉因无法取得许可证,使得厂内各制程被迫连带停工关厂,造成近千名员工流离失所,此事件结果令人遗憾,整个评估过程也未能展现公正性及适当性。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须兼筹并顾,台塑企业发展至今,在环保方面采用的规范及设施也与时俱进、定期更新,不仅采纳欧美最高规格的管制标准,各厂区的管制项目也都确实受政府环保单位的监控,而本文所有的数据也都是来自政府的研究结果,非台塑企业一己私见,但近年来环保凌驾于经济与产业之上,常常造成失衡、冲突的情势,致使国内投资不振及社会纷扰不安。我们期盼各界在面对环境争议事件,能以科学研究及科学证据为基础,理性进行讨论与沟通,且在公布研究结果前,邀集专家严谨审视,而不是仅仅选择对个人研究有利的举证方式,共同缔造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促进国家及社会永续发展。

(台塑企业 总管理处提供,201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