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企业焦点
议题文章
用爱与关怀,默默守护在地人的健康

用爱与关怀,默默守护在地人的健康

2020 / 02 / 26

过去曾在老人养护机构就职的我,观察到许多长者的生活经常伴随着各种慢性病,在这些慢性病缠身下,却不了解应如何与疾病共存,也因为不了解、不清楚应如何重视自身健康,在缺乏判断下容易听信未佐证的流言;而多数独居的长者,也因数女们在外打拚,无法时时刻刻照顾自己的长辈,只能透过电话关心、逢年过节回家探望家人。
基于一份社会责任,台塑企业在二○一八年六月成立了台塑健康关怀团队来关怀云林沿海地区在地居民,麦寮、台西两乡独居长者多,需要更多医疗照护及陪伴。台塑健康关怀团队承担起如子女般的角色,陪伴并照顾独居长者;团队依照不同健康、生活、知识、经济背景的居民所需,深入居家提供服务,期能改善他们的健康生活品质,可说是在地居民的「健康守护者」。

承担起如子女般的角色

还记得第一次到李伯伯家执行居家访视时,一踏进客厅,映入眼帘的是客厅柔黄的灯光、沙发上的抱枕、一张张挂在墙上的相片,还有精心布置的摆设,让人立刻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温馨感,这时,一位面容慈祥的伯伯迎面而来,微笑说着:「你好,欢迎你们来到我家,请进!请进!」那时正是团队刚成立开始运作家访的时候,常常遇到许多个案误以为我们是诈骗集团,邀约家访屡遭拒绝,相较之下,李伯伯的亲切对待,格外让人印象深刻、感觉非常温暖。

李伯伯是一位糖尿病患者,平时血糖控制稳定且固定追踪,无服用血糖药物,白天独自一人在家中,太太则在外头工作,傍晚下班后才会回到家。刚开始接触李伯伯时,总是由我单向的关心他:「最近过的怎么样?吃饱了吗?有没有照医师开的药吃?」而他总是很怕麻烦我们,常常说:「你常这样来看我,会不会太麻烦你们了?」李伯伯的子女皆在外县市打拚,我们也就担起了如子女般的角色,向伯伯说:「我们就像是您的子女、孙女一样,常常来看看您、陪陪您聊聊天,还能关心您的健康,一点都不麻烦。」

渐渐地,伯伯放下了心中的担忧。透过多次的访视,我发现长者除了表层生理上的疾病,往往被忽略的是深层心理的陪伴需求,建议要多多倾听长者的心声,引导他们话家常,说出过往美好的回忆有助于保持愉快心情。另一方面,让长者走出家中,多与他人互动,也是我的目标之一。

查访厨房,设计一份专属伯伯的均衡菜单

刚开始居家访视李伯伯时,发现他的药物种类多,没有固定的存放处,饮食方面也不太重视,甚至每天只吃自己最爱吃的「越南粄条」,长期下来会饮食不均衡,为了让他可以正确的规律服药及均衡的正常饮食,除了教导药物整理改善使用情形外,也邀请健康关怀团队的营养师介入,指导伯伯如何健康饮食,甚至亲自到家中厨房查看使用食材及烹调方式,深入了解李伯伯的饮食偏好及口腔情形后,设计出李伯伯专属的「均衡菜单」。

「原来这样吃,也可以吃得营养又健康,而不是叫我什么都不能吃呀,」李伯伯露出开心表情,让我们颇有成就感。

突发的伤口,改变的开始

某一天家访时,发现伯伯右下肢足部出现一处伤口,当时虽然伤口并不大,但伯伯不知道伤口没有照顾好的严重性,所以没有关心自己的伤口状况。我努力想让伯伯开始重视伤口护理,因此不断地为伯伯解说,进行卫教,同时转介至医疗院所治疗,让他得到更加完善的伤口照护。过程中伯伯虽有按时回诊,但因为时常忘记换药方式,居家自我伤口照护不佳,逐渐变得化脓溃烂,导致回诊时被医师告知需住院治疗,当下没有家属可以协助住院办理,我便全程陪同他,在一旁陪伴照顾,并且准备中餐给他吃,伯伯当下很感激我,脑中印象最深刻的划面是伯伯放下手边的物品,双手紧紧握住我的手,表达他最大的感谢,而那个划面到现在还暖暖地烙印在我脑海中。

出院后,因伤口改善期间漫长,伯伯一度有想放弃的念头,并说:「唉,这个伤口不会好了,我看可能要截肢了。」过程中我不断鼓励伯伯,并时常打电话关心他,教导伯伯如何吃得营养,伤口才会有效癒合,持续协助伯伯居家自我伤口照护。同时为了让伯伯增加下肢循环,请体适能教练指导他较适合且容易操作的「勃氏运动」,让他随时可以在床边或者看电视时就可以做,营养师更为了了解他平时的饮食状况,设立了饮食目标,也请伯伯做简易纪录,伯伯也朝着饮食目标,慢慢得到改善。

渐渐地,伯伯开始变得不再这么悲观,并于每次回诊完,就会主动打电话给我,与我分享他的看诊及伤口癒合情形。伯伯的主动联系让我很感动,虽然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但仍能感受到伯伯发自内心愿意接受我们,透过每次与伯伯的接触及关怀,我们也建立了像家人ㄧ般的关系。有一次,李伯伯感性说出:「我早已经把你当作我孙女在看待。」让我既感动又欣慰。

将绝望化为希望,喜悦飞上眉梢

终于,在一次家访结束后,我顺路到伯伯家中关心他的伤口及饮食状况,才踏入伯伯家中的那刻,就看到伯伯满脸笑容。

「妹妹阿,这次的伤口好很多啦,今天换药不像以前这么痛,脏东西也越来越少了耶!」伯伯一看到我就开心且大声跟我分享他的喜悦,接着继续说着:「平常我都有遵守妳教导的方法换药,以前都买大瓶的生理食盐水,一用就用一两个礼拜,现在都会知道要改买小瓶的生理食盐水来清洗伤口喔!」

我不禁回忆起初次关怀伯伯至今,伤口终于逐步获得改善,不仅范围缩小,甚至原本化脓溃烂的部份已逐渐长出新的组织,很替伯伯感到高兴,而那种感觉就像我和他一起完成接力赛跑,冲向终点线的那股激动感!要离开伯伯家时,他突然摸着我的头说:「妳啊,就像我的孙女一样!好感谢妳这么用心的关心我,真的很感谢老天爷让我遇见妳。」听到这些话,顿时心里满满的感动湧了出来,这种心情即使用尽所有言语也无法表达。由于我的关怀介入,让伯伯的伤口有了好转的情形,也从中获得很大的成就感,而最大的转变是伯伯从一开始不太重视伤口情形,到后来因为听从我们的建议,按部就班从饮食着手改善并纪录,并对于居家自我伤口照护越来越熟练,甚至是个人价值观方面都有许多转变。这个过程整整花了半年以上,现在我看见伯伯高兴地叙述着伤口好转情形,我的心情也如同李伯伯一样,感染了那份喜悦!

健康促进从自身做起

自从踏入团队至今,预防医学健康促进的观念于麦寮、台西两乡渐渐深根,同时我们与在地民众也培养了相当深厚的情谊。许多民众因为团队的介入关怀,懂得如何与疾病和平共存,在健康上得到了把关,曾有在地居民对我们说:「有了你们团队的关怀,我们就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注意健康,以前从来没有这样关心过自己的健康。」预防医学现在越来越受地方各界重视,相信居民除了生活习惯方面懂得健康促进的应用,生活品质方面也同时获得改善。

(台塑企业 总管理处提供,2020/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