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产品的应用,为人类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性,但消费后废弃物未能有效处理,因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冲击。南亚公司秉持保护地球、永续发展的经营理念,自2007年开始即致力于回收、再生 消费者使用后的宝特瓶等聚酯制品,全力发展环保永续产品。
南亚借由先进的聚酯回收技术,相较传统石化制程约可减少72%的碳排放量,经统计2020~2021年这二年已回收约146亿支宝特瓶,降低32万吨碳排放量,相当于809座大安森林公园全年吸碳量, 为维护地球环境贡献一份心力。此外,南亚回收后有90%运用于生产技术难度较高且高附加价值的长纤丝,不同于其他同业主要生产 短纤丝、片材等用途。
南亚目前已于台湾、中国、越南、美国、泰国及菲律宾等地建置聚酯回收产线,2021年度产能约22万吨,预估2023年回收产品 年产能可倍增至42万吨。
近年因「快时尚」消费风潮造成大量废弃纺织品发生,其中 有85%采掩埋或焚化处理,故南亚积极着手开发织物回收技术,透过近红外线光谱技术并结合AI,自主开发衣料材质分类的智慧机械,并与品牌领导厂商合作,将废胚(色)布、边角料及消费后旧衣回收,达成纺织产业循环经济。近期更携手台湾户外运动知名品牌 「欧都纳」,并结合理念相同之旧衣回收商、布厂及设计业者,共同建立国内第一条循环纺织示范供应链。
为利回收范围更扩大且更便利,设计开发材质单一化产品为 未来趋势,南亚目前已推动多项开发案,以达成产品永续设计理念。例如:拉鍊、钮扣等服饰配件并不是PET材质,旧衣回收后须人工 进行清除,故开发改质的聚酯粒来取代,使整件衣服都是PET材质,让回收更便利。
另外,目前百叶窗及罗马帘多由不同材质(铝片、PVC、ABS等)之零组件及布面组成,南亚与国内窗帘大厂合作,以改质PET取代其他不利回收之材质,生产全聚酯材质窗帘,方便后续回收再生。
除了推动聚酯产品回收,南亚认为节水亦是环境永续重要课题 之一,在传统的染整制程中,每公斤布料染色须耗水60公升,虽然 业界近年陆续发展「超临界CO2染色」、「以印代染」等技术,期望 取代传统染色制程,但仍有色系不足的限制及布料手感偏硬等缺点。
身为国内原着色丝最大生产厂商的南亚公司,已开发新式原液 染色技术并取得专利,纤维抽丝阶段即添加染料,省去后段传统浴染程序,能够节省97%用水,达成近乎无水染色的诉求,并且可提供1,000种以上色系,达到色域广、色牢度佳、日照水洗皆不易褪色等优势。若将南亚回收丝搭配原液染色技术结合,可谓「省上加省」,既能节能减碳,又能省水,符合产业永续发展的趋势及期待。
期望借由本次环保永续产品发表会的举行,能够让外界更了解 南亚在环境永续方面所做的努力,也期盼能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业界朋友们共同加入,促成产业绿化,达成碳中和的愿景。
